发票真伪查询渠道 广东发票验证

在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绵延起伏的巍巍群山上,成片的茶林错落在起伏的山峦,随风摇曳,秀美无比。

每每远眺繁茂的茶林,当地瑶汉乡亲都会想起一个离乡人的名字——“黄桂祥”。现任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副局长的他,二十多年来发挥懂政策、知乡情和吃苦耐劳的优势,利用节假日投身家乡扶贫事业,成功带领“老少边穷淹”的瑶汉乡亲改变观念、脱贫致富,实现人生更高价值。

“一干到底”唤起“家乡脱贫梦”

“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,这份情我一直记在心里。”出身粗粝的黄桂祥,发愤图强,通过自学考试成为中山大学首届财税干部专修科的新生。毕业后,他回到曲江县税务局,从税务站专管员做起,很快成为韶关市青年标兵和全系统最年轻的股所长。1992年,他被选调至广东省税务局工作至今。

虽然走出了大山,但家乡的养育之恩让黄桂祥到了大城市后,依旧挂念着粤北的那个偏僻的小山乡。

1998年,他被省里派驻梅州市丰顺县扶贫,这段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。扶贫后的第一个春节,回乡的他忽然发现自己“回家过年,连碗碟和被子都要带着回去”,这让黄桂祥酸了鼻子。想到自己靠着乡亲们的帮助一步步走出大山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致富路,让乡亲们过上“有活干,有钱赚”的好日子。

年轻人总是有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儿。黄桂祥看准乡亲们过年集中在家的机会,大年初一一大早,他就走家串户开展动员,大年初二便带着年轻小伙扛起锄头干了起来。年后回广州上班,正月十五赶回去和乡亲们接着干。在他的带动下,家家户户出工出力一派热火朝天。

然而,致富之路并非一路平坦。由于缺乏经验,他带领乡亲们先后栽种的茶花、杜仲、肉桂的“三高作物”全部失败了,有的乡亲动摇了信心。

“发展产业,最难的是前3-5年。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大家干劲足、期望大,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何应对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”黄桂祥从失败的经历里吸取教训,村民没有种植技术,他就引荐专业的技术员,指导村民改种易生快长的春桃、板栗和其他适宜的果树;种植中缺乏种苗、肥料等资金,他毫不犹豫自掏腰包一一解决;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足,他就家家户户走访、深入浅出做足工夫。

这一次,他成功了。易生快长的500多亩春桃、板栗和其他果树在3年后喜获丰收,一下子全村平均每户增收近万元。

黄桂祥不仅是家乡脱贫的“拓荒牛”,还成为了乡亲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“贴心人”。村里在脱贫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困难,凡他知情的或找到他的,他都慷慨相助:为了打通世代村民上山的“烂湴”路,他敢于协调矛盾,解决途经多个村屋的各种问题;从多年积累的工资中捐出20多万元,设计修建了一条宽3.5米、长30米的“沉水桥”,并翻山越岭引水到各家各户,有效解决了通人、通车、通水的问题;每逢过年过节,他都到村里贫困户家庭进行走访慰问,像亲人一样帮助困难家庭解决问题。多年来,他针对残弱抚恤对象,从精神上、出路上悄悄联系和帮扶,挽救了多个不幸家庭。

“一旦村民认可你、支持你、跟随你,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。”在他坚持不懈和身体力行的感染下,越来越多乡亲们迈开了脱贫的坚实步伐,村情村风勤奋向上,全镇10多年没有出现恶性案件,干群关系密切融合。

“因地制宜”找准“优势产业”

“只有量身定做、对症下药,紧扣当地实情和资源优势,才能真正扶到点上、扶到根上,做成不断的事业。”

罗坑镇山林资源丰富,种植茶叶有一定的历史,但一直没有形成商品价值。在拓荒经验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,结合罗坑茶特性和“一乡一品”的定位,他决心利用连片的山林资源优势,带着乡亲振兴以茶为主的生态产业。

黄桂祥在罗坑深山探寻野生古茶树

为了动员瑶汉村民垦荒种茶,他周末一有时间就返乡,有重点地上门上户,一起分析种茶前景,一次不行就两次、三次,甚至多次。茶农需要什么,他就帮助解决什么,直到瑶汉村民开锄垦地、栽播种苗。他热情召唤在珠三角发展的本地年轻人回乡投资,在深山白云处,破天荒地办起一个个茶企、作坊。初期为了打消顾虑,他还垫出10万元启动新茶企,诚心所至,一派茶香。

村民种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,更不能辜负他们寄予的期望。“和群众打成一片,就是既要拜群众为师,又要领群众干事。”以茶兴乡的路上,黄桂祥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坚持的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发票查询 » 发票真伪查询渠道 广东发票验证

赞 (2)

评论 0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