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,海上钻井平台等国之重器的核心装备技术曾被欧美国家垄断。而今,一家深耕海洋工程装备和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——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“国内首座”“国际领先”“全球唯一”等一项项成绩打破了这种被动的局面,在广袤无垠的海洋里留下了“中国印记”。
精铟海工财务总监陈凯欣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:“企业有今天的成就,既得益于佛山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条,也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。”
不久前,精铟海工遇到了一件棘手事:在一次装备交易中,客户紧急向企业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,否则将影响后续款项结算。陈凯欣表示,精铟海工是以研发为主的民营企业,现金流控制很重要。而该装备价值上亿元,倘若不能及时结清合同款项,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。由于发票金额远远超过企业开票最高限额,开票工作一时受阻。得知这一情况,佛山税务部门迅速制订解决方案,开辟绿色通道,通过协助办理专票增量申请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。“从收到开票通知到开具完成只用了半天时间,这样的效率让人很惊喜,更让我们觉得在佛山创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。”陈凯欣对税务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。
国家的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也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,帮助企业“一身轻松”地投入全球化竞争浪潮。据测算,精铟海工2019年减税金额将达652万元,其中受惠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减税127万元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带来减税525万元。
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,人才资源与资金同样重要。陈凯欣表示,包括海工装备在内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竞争,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。上半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,增加了湾区企业在“高精尖”人才抢夺战中的筹码。“个税红利终将转化为企业的‘人才红利’,将促进更多国际化人才在大湾区集聚。”陈凯欣说。
从白手起家到成为既掌握海工专用设备制造核心技术、又拥有国际化海上工程服务能力的一体化公司,精铟海工用了12年时间。谈及企业未来发展,精铟海工总经理吴平平充满信心:“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的号召,持续加强自主创新,坚持海工装备国产化研发,已拥有87项海工装备专利。减税降费使我们的研发经费更加充实。近几年,我们加快了研发进度,目前我们又有37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。接下来,我们会积极开拓业务市场,在海上风电施工、海上渔牧业及海上油气配套设施等方面发力,在海洋里留下更多‘中国印记’。”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发票查询 » 发票查询 广东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查询